阮仪三

阅读(2290) admin 2017-10-10

仲夏时节,中华民居记者在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拜访了阮仪三教授,就古城保护、民居保护、古镇旅游等问题向阮仪三教授进行了采访。阮老表示,每个地区的特色民居都有独特的内涵,是通过平面关系所呈现的阖家团聚、安居乐业的人文情怀。我们要重视传统民居的保护工作。

记者:作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专家,请您解读一下,保护中国传统村镇和古建筑的意义是什么?在这个时代,我们提倡保护古老遗产,是否是在回不去的路上多走几步?

阮仪三:现在很多城市小区、新农村建得非常丑,要么造出的房子一模一样,造不出有诗情画意的房屋;要么仿照国外小镇、国外知名建筑和国外民居,但往往没有生命力。我常跟地方政府官员吵架,他们只知道保护古建,却不知道如何保护,有的喜欢建仿古建筑或造假古董。保护文物古建最重要的原则是原真性,就是要保住历史建筑原生的真实性,看古人是用什么材料、如何把房子建起来。很多古城镇的格局、肌理、古建都非常有艺术性,值得后人学习。我们留的古城镇不够多,好的古建都拆掉了,让后人失去了很多很好的参考范本。

中国几千年来形成了丰富和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这是我们建设新城镇、美丽乡村非常重要的底蕴和土壤,是一代代人努力积累而得,不可再生。我们应建立非常科学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来保护这片土壤。

记者:古城和古村镇都牵系着乡愁,您是如何理解乡愁的?如果说乡愁是农耕文明的产物,那么随着工业文明逐步发展,古村镇和乡愁会成为奢侈品吗?

阮仪三:我们总在说留住乡愁,但先留着乡才能有愁。《外婆桥》这首歌谣我们都熟悉,外婆桥要在,桥底下的河里有船,你才会摇;假如河没有了,船也没有了,你什么都忘记了,也不会唱这首歌了。桥还在,外婆没了,将来还可以带着子孙来看桥,告诉他们这里发生的故事。青少年时期生活过的历史场景和生活遗存,人在历史场景中活动所留下的痕迹,是乡愁的主要内容。我们要留存这些历史场景、生活记忆、原汁原味的物质形态。古城镇保护得好,可以成为很多人共同的乡愁寄托地;如果保护不好,乡愁将无处寄托。当年费孝通提倡农村经济大发展,村村办工厂,当时看起来是对的,但现在看来是城市污染大转移,农村建筑和文化大破坏。拆掉老房子,建新房子,填掉河流建公路,从经济的角度看是对的,但从保护的角度看是不好的,希望我们不要再犯这样的错误。很多外国人喜欢去苏州,就是喜欢苏州古城“中而苏”的风格。我们在做苏州古城保护规划的时候,完整保存了苏州平江历史街区的建筑和街巷的形态肌理、生存环境和地名。走在街上,历史看得到、摸得到。美的东西可以感染人,我们要让传统建筑和文化的美熏陶更多的人。

记者:守望古城,其实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就世界范围来看,是否有可供中国参考的古遗产保护方案?您觉得古遗产保护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

阮仪三:目前,“拆、改、留”的做法是不对的,应该是“留、改、拆”,很多时候部门和行政领导并不了解文物和古建的重大价值,需要我们帮助他们看着这些宝贵遗产。我国法制还不完善,目前只有文物保护法,但这部法对建筑来说,不是很合适。应该针对古建和古城镇保护专门立法。

历史城镇一定要原样留存,并坚持“四性”。所谓“四性”即原真性、整体性(保留整个片区)、可读性(保留历史痕迹)、可持续性(要不断地修缮和持续下去,并且留住原住民)。历史建筑要修缮,就要原样原修,要坚持“五原原则”,即原材料、原式样、原结构、原工艺、原环境。

对城市历史遗存要分类管理:第一类是要完整保护的建筑群、文物和重点保护的优秀建筑,原样不动;第二类是历史建筑,原样原修;第三类是优秀历史建筑,基本保持其原来风貌,可以根据需要加以调整,但不能破坏格局和主体;第四类是风貌建筑,修缮要保持层高和主体,功能都可以变;第五类是一般建筑,只要符合古城风貌要求,不超过规定的高度和形式,就允许动;第六类是应拆除建筑。

历史建筑中居住的人(原住民)应该进行选择:与老房子有“血缘关系”的人欢迎留下;尽力改造更新房子、服从管理要求的人欢迎留下;在符合管理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古镇内涵注入新内容的人欢迎留下。

记者:目前,很多古城镇都在发展旅游业。追求经济发展与古城镇保护之间是否存在矛盾?您觉得旅游特色小镇分为哪几个阶段?

阮仪三:很多地方保护古镇的目的就是开发旅游,也就是等于赚钱,这是不对的。保护古镇是为了留存祖国优秀文化遗产。将旅游作为第一性,迎合发展经济的需求,就忘记了保护古镇的初心。要进行合理策划,采取科学的管理方式,避免客流量过大破坏文化遗产。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不能因噎废食,也不能破坏性发展。要找好的旅游规划专家。很多人打着专家的旗号,规划做得很漂亮,但不能落地。很多古城镇在旅游大潮中失去了本来的面目,成了很庸俗的一般旅游景点。

上海周围旅游小镇的发展可参考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旅游观光小镇,比如周庄、同里;第二阶段是经过更新改造后能够很好地生存下去,这是休闲型小镇,比如乌镇;第三阶段是体验性小镇,比如上海新场古镇。

记者:您觉得保留各地特色民居的主要意义在哪里?

阮仪三:中国幅员辽阔,民居类型众多,文物法保护的都是重要历史建筑,没有将普通民居作为重要保护类别。每个地区的特色民居都有其独特内涵,是通过平面关系呈现阖家团聚、安居乐业的人文情怀。无论是北京的四合院,还是江南的厅堂式住宅,福建土楼,云南四合五天井、一颗印,都是以天井为核心,形成整栋房子的围绕关系,很清楚地反映了男女有别、尊卑有分、长幼有序的中国伦理文化。广东和福建地区的民居正堂位置都悬挂着大牌位:天地君亲师,就是敬天畏地、爱国爱家、孝敬双亲、尊重文化的意思。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爱国爱家、尊重文化和历史。中国传统住宅是团聚的场所、表达人文关怀的场所,反映了人与人、人与天地之间和谐相处的关系。天井、中堂、两厢、前门、后门、倒座等,住宅各部分以有序的方式推动人与人和谐相处。北京胡同、江南街巷、上海里弄,东家西家,前门奶奶、后门婆婆,互相帮助和信任,邻里一家亲。在农村更有大宗祠、小宗祠、水口、祖山、祖庙、土地庙,人和土地、氏族亲密联系在一起。现代住宅内部空间分隔只考虑人的生活需求,起居室、卧室、厨房、厕所、门厅、阳台,不分主次,只讲个人的舒适,没有了家庭、亲情,更没有了天、地、人。这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而是西方文化的迁移,中国的文化传统被践踏了,还麻木不仁。街巷没有了,里弄没有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机会减少了,缺少了和谐和信任,没有青梅竹马和过房亲了,也没有宗祠了。传统民居保护的是中华民族各地最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这种文化正是我们所缺乏的,希望做规划设计工作的人都注意。

相关推荐

  • 总机:010-59625195
  • 传真:010-59693181
  • 邮编:100124
  • 通联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78号(大成国际中心B2座)708-2-3室通联部
  • 版权所有:中华民居 2010-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PC备08008428号-2  京号公网安备1101060063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