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居》读者投稿须知

《中华民居》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期刊,主要刊载建筑文化、绿色建筑、城市景观、城市更新、城市文化、技术创新、建筑装饰、规划设计等领域的专业文章。本刊来稿取舍以质量为标准,均一视同仁。

1 学术规范 本刊来稿内容要求政治导向正确、问题意识突出,具有学术性、前沿性和创新性,研究范式科学、数据图表精准、分析阐释合理;稿件须遵守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未在国内外正式出版物或网站公开发表,来稿切勿一稿多投;来稿均需自行查重,中国知网(CNKI)查重不超过15%,AIGC查重原则上不超过10%;本刊采用“三审+外审”审稿制度,稿件通过审核后择期安排刊发。

2 篇幅与格式 本刊稿件包括科普文章及学术文章两大类。其中,科普文章一般为3500字左右,学术文章一般为5500~10000字为宜。学术性稿件应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包括单位名称、单位所在省份和城市、邮编),摘要,关键词,研究基金项目名称和项目编号,正文,图表,注释,参考文献,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份、性别、籍贯、职称职务和研究方向)。

3 题目 来稿标题应简明、确切,便于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居中排,黑体小三号字。标题字数一般不超过20个字。中文题目尽量不出现英文。

4 署名 应只限于选定研究方案、直接参与全部或部分研究工作和撰写文章,并对文章有答辩能力的人员,按贡献大小排列。署名作者一般不超过4名。

5 摘要 论文应有中文摘要,字数控制在300字左右;左对齐,宋体小四号字。

6 关键词 一般3~7个,左对齐,宋体小4号字;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置于摘要的下方。

7 正文层次序号 不宜过多,一般为3级,最多不超过4级。各层次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如“1”“1.1”“1.1.1”等。

8 数字的用法 以GB/T 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规定》为准。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9 计量单位 以GB 3101-1993《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为准。

10 缩略词 凡已被公认的缩略词可不加说明而直接引用。例如:BIM、CBD、GIS等。不常用的、新兴学科的缩略词,在文中首次出现时应附原词。

11 表格与插图 应少而精,设计精美,按顺序附于正文内。表格一般按统计学制表原则,采用三线表,标明序号和表题,表中同一项目保留小数的位数应一致,上下行位数要对齐。线条图要求图面清洁、线条清晰、粗细均匀、比例得当。文内插图应提供原始照片,清晰美观、主题鲜明,并标注图片序号及说明。表格与插图的说明需用中文表达。

12 参考文献 来稿列出的文献仅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章,且以引用近期发表的论著为主,每篇论文引用的参考文献应在10条以上。参考文献按文中引用先后编号,附于文末,并在文中引用处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注明。文献书写格式参照GB 3469-1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和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标注。

13 投稿方式 本刊仅接收邮箱投稿,投稿邮箱以本刊目录页公示邮箱(zhonghuaminju@vip.126.com)为准,来稿邮件主题格式为“姓名-文章-标题-手机号”。本刊录用稿件不向作者发放“稿件录用通知”,稿件状态通过杂志官网(https://www.chnh.com.cn)发布或关注《中华民居》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华民居杂志)查阅,作者自投稿之日起15日内可通过杂志官网或公众号自行查询,本刊不接受邮箱及电话查询。

14 专有权利本刊对拟刊用原稿有权删改。本刊对刊用稿件有复制、发行、信息网络传播、翻译、汇编、改编、许可给第三方等专有使用权。作者向本刊投稿,视为同意本刊享有上述权利。

15 其他 该规范最终解释权归《中华民居》编辑部所有,未尽事宜另行规定。




序号 作者 稿件题目 稿件状态
1 高秀琴 风景园林施工关键技术及施工工艺优化策略 刊发12月
2 罗胜 韩单 黄志超 古建筑地基沉降的加固方法与长期稳定性分析 刊发12月
3 周建鑫1 赵俊翱2* BIM技术支持下建筑室内装饰设计的创新对策 刊发12月
4 洪志超 论城市更新与乡村规划实施策略 刊发12月
5 林翠华 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污染与治理技术分析 刊发12月
6 刘雅鹏 鲤想未来公园——泉州古城麻纺厂改造设计 刊发12月
7 段文静 住宅房建中绿色建材的选择与施工技术研究 刊发12月
8 徐天刚1 范贵源2 住宅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探讨 刊发12月
9 郑远志 乌山沈葆桢祠堂保护修缮研究 刊发12月
10 郑嘉耀 某废弃小学民宿化改造中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探索 刊发12月
11 陈兴给 住宅小区项目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要点分析 刊发12月
12 崔晓笛 基于心理学视角的养老住宅室内设计研究 刊发12月
13 黄小勇,李伟亭 古建筑结构工程保护与修复研究: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的结合 刊发12月
14 许惠琴 基于城市更新背景的老旧城区改造设计研究 刊发12月
15 张笑阳 (厦门大学 创意与创新学院 福建 厦门 361005) 刊发12月
16 张驰 装配式技术在老旧小区更新改造中的应用研究 刊发12月
17 殷甘敏彦 广州建筑遗产在城市规划中的地位演变与保护策略研究 刊发12月
18 郭世超 绿色房屋建筑中节能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刊发12月
19 闫旭 城市规划设计中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刊发12月
20 郭赛赛,王琦 建筑材料检测:保障居民安全的关键步骤 刊发12月
21 张辉 基于绿色发展背景的农村住宅用地保护与利用研究 刊发12月
22 林芳芳 预制装配式住宅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刊发12月
23 林世平 ALC墙板在装配式房屋住宅施工中的运用技术 刊发12月
24 胡志乾 超高层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要点探讨 刊发12月
25 贾秋萍 BIM技术在住宅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管理中的应用 刊发12月
26 周宝木 武帅 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建筑改造与风貌保护 刊发12月
27 熊佳颖 住宅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实践要点研究 刊发12月
28 张志斌 装配式住宅建筑中叠合楼板施工技术优化研究 刊发12月
29 沈奕周 生态可持续性视角下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创新研究 刊发12月
30 周悦 园林设计对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作用与策略研究 刊发12月
31 周薇 叶怡君 刘芳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建筑设计创新型人才科教融汇培养策略研究 刊发12月
32 李袁彧 高层住宅建筑中剪力墙布置及其结构设计分析 刊发12月
33 蔡连莉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及事故预防分析探讨 刊发12月
34 何小立 中式合院在法式排屋中的运用 刊发12月
35 刘晨蕾 浅谈免模免撑装配式技术在住宅中的应用与成本分析 刊发12月
36 豆满社 住宅建筑招投标与造价管理协同优化研究 刊发12月
37 张敏杰 住宅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刊发12月
38 李轶慧1 陈艳艳1 徐之雄2 绿色减碳需求下乡村旅游空间规划的路径研究 刊发12月
39 蔡金鑫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风貌保护提升策略研究 刊发12月
40 罗存德 城市老旧小区改造的统筹管理和技术控制探究 刊发12月
41 韩泽夏 双碳背景下高层建筑设计探讨 刊发12月
42 苏红 城乡新民居小区景观规划设计应用研究 刊发12月
43 黄纪杰1 杨光培2 广东雷州地区古建筑数字化修缮与保护中 GIS 与 BIM 集成应用研究——以潮溪村朝议第为例 刊发12月
44 赵丽 纪伟 道家美学思想影响下的徽州古民居建造特征分析 刊发12月
45 潘志明 绿色建筑技术在高层住宅施工中的应用 刊发12月
46 张哲臻 基于国土空间规划的城市历史文化街区规划研究 刊发12月
47 黄银涛 城市更新下的市政道路照明节能设计研究 刊发12月
48 于贤惠 高层住宅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刊发12月
49 李莹 城市更新过程中城中村的规划与发展 刊发12月
50 吕晓刚 基于AIGC技术的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刊发12月
51 王东伟 城市更新中既有建筑适应性再利用设计研究 刊发12月
52 庞泽富 装配式土木技术在住宅中的应用 刊发12月
53 路甲奇 高层住宅建筑工程中消防系统安装与验收规范探讨 刊发12月
54 邱明现 生态理念在住宅小区园林施工中的应用 刊发12月
55 马建阳 住宅小区项目逆作混凝土结构节点施工技术研究 刊发12月
56 钟晓婷 房地产开发住宅小区项目中的前期启动管理要点 刊发12月
57 孟繁洋 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关键措施研究 刊发12月
58 李绍凯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绿色建筑消防系统优化设计策略 刊发12月
59 李旭东 旧房改造中电气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与创新 刊发12月
60 白玺 住宅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成本控制体系构建 刊发12月
61 高锋源 赵若彤 声环境优化视角下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微更新研究 刊发12月
62 陈学亮1,2 顾连胜2 绿色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中BIM技术的应用研究 刊发12月
63 周二燕 市政园林工程造价控制研究 刊发12月
64 陈广城1 顾连胜2 双碳目标下装配式建筑碳减排路径研究 刊发12月
65 徐蔚琳 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研究 刊发11月
66 陈华明 房建施工中的钢筋项目监理要点 刊发11月
67 付成林1付园园 2 住宅楼框架结构中楼梯抗震构造的设计 刊发11月
68 张俊达 毕雅靖 齐泽群 基于住宅适应性理念的中小户型住宅设计模式研究 刊发11月
69 陈鹏翔 装配式住宅施工及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刊发11月
70 郑园媛 商品住宅建筑设计中总平面及户型分布设计思路 刊发11月
71 王戈 绿色建材在住宅房建结构安全中的应用研究 刊发11月
72 任美琪 于英 城市更新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路径 刊发11月
73 许世樑 住宅小区室内给排水设计与施工的要点分析 刊发11月
74 邱飞勇 绿色建材在民居建筑中的推广与成本控制研究 刊发11月
75 周向军1 王文婷1 刘欣然2 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在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刊发11月
76 简世翔 虚拟仿真技术在中国古建筑教学上的应用 刊发11月
77 吕俊霖 BIM技术在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刊发11月
78 钱程 基于古建筑改造的民宿设计研究 刊发11月
79 陈聪必 住宅建筑电气工程安装施工质量的监理管控 刊发11月
80 陈坤英 住宅小区边坡治理工程中挂网喷砼技术的运用 刊发11月

《中华民居》电子期刊

智库王竹

从产业和文化视角看乡镇发展之路

详 情

智库阮仪三

传统民居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

详 情

智库费孝通

小城镇 大问题

详 情

常用链接

杂志社总机:010-68334648

杂志社邮箱:zhonghuaminju@vip.126.com

杂志社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78号(大成国际中心B2座)708-2-3室通联部 邮编:100102

版权所有中华民居 2010-2016 All Rights Reserved.京IPC备08008428号-2    京号公网安备110106006307号

微信公众号
头条号
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