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古村落 东乡见行动

阅读(915) admin 2014-07-17

  近日,省文物保护中心专家来到东乡县黎圩镇浯溪村,对王廷垣官厅、奕世甲科门楼等省级历史文物进行实地勘测,制定维修方案,让祖辈们留下的这些东西长存于世。

  在风雨侵蚀、人为破坏等因素的影响下,许多传统的古村落面临着消失的危机。为了摸清家底,了解古村落、古建筑的生存现状,近年来东乡进行了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新发现古建筑、古民居272处,总面积近8万平方米,尤以黎圩镇、瑶圩乡、岗上积镇居多。其中,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待批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9处。

  为了保持古村建筑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使之更加健康发展,该县制定一系列措施来保护这些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要求各村在进行新农村建设时必须坚持“保护第一、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先行编制好古村落保护和利用规划,为每处不可移动文物建立电子档案,要求规划出核心保护区和控制地带等。采访中,记者听到当地多个关于保护古建筑的生动故事。在红光垦殖场五组,屹立着一座明朝初期的开科状元吴伯宗的状元府,是抚州市现存古建筑艺术的最高范例之一。多年来,一直有外地企业家想重金收买,房主也担心房子无人居住而且时间久了会倒塌,也想转卖。去年9月,户主与买家谈好价格、拆房时间,红光垦殖场干部、县文化局干部及时赶到现场,制止了此次买卖。随后,红光垦殖场以场部的名义进行收购、管理,让这座古老的状元府邸没有提前“作古”。黎圩镇里阳村保存着一栋明朝的“大夫第”,房主想将其转卖给外地客商,并约好客商来把房子拆走。村民听到这个消息后,自发围在房子周围,不让拆房,还让房主把定金全额退回,最终让这座古房子继续“存活”下来。

  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全民保护意识,也是该县不让古村落、古建筑“作古”的一大举措。该县利用各种媒体宣传文物考古、文物新发现和本地古村落、古建筑的要闻,扩大文化遗产在全社会的认知度,提高全社会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感。逢圩日或重要节假日,以宣传车的形式,向群众宣传文物法规和文物保护的重要意义。同时,在县、乡镇(场)两级人民政府成立古村落古民居保护委员会,层层签订保护责任状,一面加强古村落的保护立法工作,一面拿出部分经费,对重点古建筑进行合理科学的修缮。2012年,王氏宗祠的房梁发生了断裂,漏雨严重,县、镇两级政府拨资近100万元对这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修缮,不仅查漏补缺,更换房梁,还铺设了外围石板并绿化,祠内布置展厅,使宗祠焕然一新,延长了古村建筑的寿命。近年,该县还打击倒卖古建筑文物等违法行为3起。

相关推荐

  • 总机:010-59625195
  • 传真:010-59693181
  • 邮编:100124
  • 通联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78号(大成国际中心B2座)708-2-3室通联部
  • 版权所有:中华民居 2010-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PC备08008428号-2  京号公网安备1101060063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