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为顺用 唤醒我哋啲文化味(组图)

阅读(1135) admin 2014-07-18

  

蜀为顺用

祠堂文化在顺德日渐式微。

  

不少祠堂尽管已修葺一新,却依旧门庭冷落。

不少祠堂尽管已修葺一新,却依旧门庭冷落。

  顺德拟投6000万元启动历史建筑活化共享计划 成都思路及模式或可借鉴

  文/ 记者徐靖

  图/ 记者陈枫

  状元文化、功夫文化、祠堂文化……作为岭南文化重要发源地的顺德,一直有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但令人有些遗憾的是,与工业顺德早已蜚声海内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能够彰显城市魅力的文化顺德却依然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灿若星辰的文化瑰宝,如何能够通过保育和开发,焕发出新的光彩?本周,记者从顺德文体旅游局获悉,顺德即将启动历史建筑活化共享计划,将斥资6000万元进行文化遗存的保育和开发,力争用5年时间打造一批顺德文化新地标。无独有偶,顺德区委宣传部也于上周组织媒体前往成都考察、采访,看成都这座拥有2300多年历史的巴蜀古城,是如何将历史文化资源发扬光大乃至“变现”的。

  文化保育:从茅草屋到诗歌研究重镇

  据了解,顺德区共有462处不可移动的建筑或构筑物,包括祠堂、古民宅、名人故居、古桥梁等,其中以清晖园和碧江金楼最为出名。不过,顺德区文体旅游局在相关汇报中坦言,目前顺德的历史建筑普遍存在闲置不用、利用不足的情况,不少建筑背后的文化内涵并未挖掘出来,同时部分建筑因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后续运作资金而陈旧残缺。

  如何能将这些历史建筑的文化内涵充分挖掘出来?这是顺德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而千里之外的成都,在某种意义上已经给出了答案。讲解员王婉琪告诉记者,如今的杜甫草堂已经不仅仅是杜甫的纪念馆,更是国家级的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和国内极具分量的诗歌研究中心。

  从场馆建设到理论研究,从古籍收藏再到文化产业开发,可以说,杜甫草堂对“杜甫”这一文化招牌的开发几近极致。著名学者冯至曾感慨:人们提到杜甫时,尽可以忽略了杜甫的生地和死地,却总忘不了成都的草堂。

  文化传承:反复被念及从未被遗忘

  作为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顺德有着丰富的历史遗存。以清晖园为例,它是岭南四大名园之一,为岭南园林建筑范式的典型代表,而碧江金楼及周边则是目前顺德乃至广东最大规模、保护最完好的古祠堂群。然而,时至今日,尽管这些历史建筑保存完好,但却因为种种原因成为一个个被“遗忘的角落”。

  而成都在让历史古建接“地气”方面的做法,却值得顺德借鉴。今年暑假期间,上千名报名者中通过考试精挑细选出的60名孩子,正在学习为期15天的“小小讲解员”课程,学习内容包含草堂历史沿革、杜甫生平等。

  实际上,类似这样的公益培训课程,在成都比比皆是。

  “以草堂为载体,让孩子们身临其境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这恰恰正是杜诗中所说的‘润物细无声,杜甫草堂宣传营销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样的活动,使得博物馆变得更亲民,同时也让孩子们建立了文化自信,培养主人公意识,让成都的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文化延伸:由博物馆主导文化古街开发

  按照顺德的历史建筑活化共享计划,顺德拟斥资6000万元,力争用5年时间打造一批顺德文化新地标,其中5000万元打造若干个具有顺德特色和魅力的文化旅游项目。同时,还将投入1000万元活化一批成熟的单个历史建筑。

  说到文化产业的商业开发,成都同样也有独到之处。如今,游客来到成都,锦里古街是必去的一个地方。然而,令人吃惊的是,成都将锦里古街的开发主导权交给了武侯祠博物馆。其实,如能效仿,将华盖路步行街与清晖园有机整合,统一规划,注入“岭南文化”的内核,或许局面就会完全不同。

相关推荐

  • 总机:010-59625195
  • 传真:010-59693181
  • 邮编:100124
  • 通联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78号(大成国际中心B2座)708-2-3室通联部
  • 版权所有:中华民居 2010-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PC备08008428号-2  京号公网安备1101060063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