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年海外民居春节探秘

阅读(2371) admin 02 22 2013 1:09PM


 

“年味”到底哪儿去了?

     春节,是一个世代华人心中最重要的节日,在诗与画的流动中总是酝酿着许多的精彩。于是年味,便成了华人最在意的一种味道。至于这种味道是浓了?还是淡了?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手机、网络、黄金周等元素的融入,我们所习惯了的年味似乎变得愈来愈陌生了。

      就像一则手机短信描述的那样:我们住在春节里,就像住在隔壁。我们看见春节被簇拥而来,却难以跟它撞个满怀。

      鞭炮限放了,有家回不去了,短信电话代替作揖了,年夜饭吃饭馆了……于是走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春节,在不经意间改变着模样。

      当人们还在感慨传统的春节气息逐渐淡去的时候,旅途上的春节正在成为一种流行,让更多的人从过节的“海吃海喝”中解放出来,在旅途中放飞心情。它不但诠释着新的过年方式,而且这种新气息正在整个民族奔向富裕、丰足的脚步声中日渐幸福地弥漫……或三五知己同腐败,或全家老小共出游,或做一回孤胆英雄。这或许与传统的春节团圆文化有点格格不入,但这样的过年方式已经不可逆转地成为春节的新趋势。

      变,也许才是真正的永恒。春节变化的节奏,扣动着所有华人的心扉。在一阵喧嚣和追回之后,人们更是惊喜地发现,中国年的底色仍然没有变。团结、祥和、喜庆、祝福、憧憬、天地同庆……在人们的记忆深处,春节的味道多元而凝聚,张扬而又不乏内敛,浓淡相宜,动静相伴。

      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中最为显著的符号——春节,多重背影叠加,展现出了栩栩如生的面孔,而这些面孔的背后折射着春节文化的变迁和包容。

      短信拜年,网络拜年等等,浸透着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气息,迅速被古老的春节所垂青,并赋予了很多新的色彩。据了解,每年估计近200亿条短信正在被一年一度的春节所刷新。另外,春节期间多数的年轻人喜欢守着一台电脑与远方的亲人品着年味,不能不说是一种“年元素”。这些都让我们在这个本属于传统的日子里,过了一把实实在在的数字化与网络化的大年。而这种拜年,让插上现代科技翅膀的中国拜年文化得到无限张扬和延伸。

      从面对面的作揖躬身拜年,到写信拜年和电话拜年,再到现在风起云涌的短信拜年、网络拜年,拜年方式的演变,撞击着人们的过年神经。

      有人据此说,年越过越淡了;有人却不以为然地说,年越过越好玩了;更多的人则说,这是一段十分重要的岁月,怎么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拥有它。

      其实,春节就像我们小时候手中把玩的那块橡皮泥,只要想象力够丰富,你可以把它过成任何你喜欢的形式。

     “我的春节我做主”——其实就是进入21世纪后人们对过年的意识变革。


 

“春节”成为全球的一种时尚节日


      当越来越多的国人对春节显得日渐无精打采时,或许无暇注意,这个具有浓厚地域色彩的节日,已经跨越大中华区,在地球的其他角落焕发奕奕光彩。

      一份统计资料显示,海外华人大约有3000万,散居在世界各地120个国家和地区,几乎布满全球。其中亚洲约2000多万,绝大部分集中在东南亚一带;美洲的华人总数占180多万,集中在北美;欧洲的华人共约40万;另外大洋洲有18万、非洲约6万;再加上一些过春节的亚裔,全世界每年在春节前后阖家团聚、欢度节日的人口,有近20亿人,占全球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一。

“过春节”正在成为全球人的一种时尚。

      春节就像一个文化符号,一种民族烙印,跟着华人四海迁徙,五洲发展。哪里有华人,哪里就有春节,就有红红火火的对联、灯笼、舞狮、舞龙、鞭炮……这个延续了千年的传统节日,在海外华人眼里依然坚守着自己黄金般的质地。

      海外华人最注重的节日就是春节了,至今仍保留着古老而浓郁的传统习俗。炽热的情绪除了放鞭炮、吃年夜饭、走亲访友,打躬作揖以外,还有舞龙舞狮,表演歌舞,盛装巡游、文艺表演等欢庆活动。
春节是华夏民俗文化集中表现的时节,无论这些年俗有多么古老,程序有多么繁杂,但几代海外华人还是愿意年复一年地重温、上演,让春节的“热闹”成为一种默契。

      之所以如此,也许是因为身在海外的华人需要通过对这些传统习俗的呵护,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凸显自己的文化身份,体现自己的文化认同。

      海外华人每年到了大年三十的这一天,无论是哪个华人群体,都会不约而同的把时间调回到北京时间。“中国年,一定要过中国的时间,这一刻,没有时差。”一位美国华人群体的老成员如此说,把心中的指南针指向东方,听听电话里的震耳的鞭炮声,听听家乡人的家乡话。这一刻,电话与网络连接着海外华人的思乡情丝。

      中国年,不光受到越来越多海外华人的欢迎,而且还日渐吸引了其他国家越来越多的人士的倾情参与。春节时,华人通常会邀请当地人参与,一起吃年夜饭、一起舞龙舞狮、一起新春游行……当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用半生不熟的汉语向你抱拳道:“恭喜发财,红包拿来!”给华人朋友拜年,与华人同乐的时候,中国的春节文化正在潜移默化地感染全世界。

      在繁华的美国纽约,春节活动原本只局限于华侨华人集中的华埠。但这几年已经走出华埠,春节已经成为纽约市的正式节日。而且,近年来,纽约政府还取消了禁止在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的禁令,允许在中国人集中居住的区域燃放鞭炮。

      在法国的春节,不仅是华人聚居区,就连巴黎市政广场也挂上了大红灯笼,满眼看去都是喜气洋洋的中国红。装饰着红灯笼的巴黎市政府广场会响起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众多巴黎市民聚集在这里观赏由法国华人侨团联合举办的春节盛装游行。巴黎市市长还会为迎春狮子点睛,一时间锣鼓喧天,金龙银龙上下翻飞,彩狮精神抖擞,平安腰鼓、京剧人物、龙舟报喜等精彩表演张扬着华夏文明。

      在曼谷的唐人街,春节的时候可以看到舞动的长龙瑞狮,虎鹤双形拳、南拳等中国传统武术表演;可以看到居民烧香点烛拜祖宗、拜神灵,祈求幸福与吉祥;可以看到“中国红”染红唐人街的各个角落;还可以品尝到地道的中国年夜饭。浓郁的年味,恐怕连中国人也不能不为之惊叹、感慨!

      在遥远的南美洲,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洋溢着浓郁的春节气氛,人们兴致勃勃地选购中国商品,品尝中华美食,谈论着茅台酒、八宝粥和豆腐干的别致风味。

      在世界的最北端,遍地积雪人烟稀少的芬兰小城,隆重的圣诞和元旦假期刚刚落下帷幕,人们便收拾起圣诞树和各式彩灯,准备燃放欢庆春节的烟花和爆竹。

      在全球华人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在了解和重视“中国年”的过程中。春节在海外逐渐成为向“老外”介绍中国、提高中国影响力的一个窗口。从这里可以看到一个春节所承载的历史沉淀和凝结的情感聚合。

 

 

发现中国年的「新大陆」
——美洲唐人街里品年味

      █15世纪90年代,航海家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及附近群岛,并称之为“新大陆”。自此,这片广袤的土地开始融入世界的前进步伐中。

      █19世纪50到70年代,华人陆续移民到这里,带去了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同时也拓展了中国文化的影响范围,建立起了美洲最早的一批华人聚居区,被称为“华埠”,即唐人街。

      █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节日。生活在海外的华人们更是“每逢佳节倍思亲”,庆祝春节的传统更是绵延至今。这种传统对于习惯了除夕守岁看春晚的国人而言犹如一片“新大陆”,透着神秘和新奇。

 

美国•旧金山唐人街
——新年庆典 年味十足

      在美国,著名的唐人街有五条,不知名的没有人知道确切的数目。而旧金山唐人街是美国唐人街中最古老的一条,这个判断却是无可争议的。

      现在很多旅游景点都会打出这样的招牌:不去某某地,便是没来过某某。而旧金山的唐人街根本不用广告似的大肆宣扬,便已经在游客和当地人的心里有了约定俗成的地位:去旧金山,不能不去唐人街。

      旧金山唐人街位于市中心,在入口处,有一座绿琉璃瓦、双龙戏珠牌坊,上挂有一副“天下为公”的横匾,雕刻精美的石狮子分列左右,有着浓厚的中国建筑特色。很多地方的唐人街也都建有牌坊,且大同小异,不知是否有些渊源。

      这条唐人街面积不算大,方圆约一公里,却有10万华裔居住。旧金山唐人街是当年来淘金和修筑铁路华工的集散地。华工中以广东人居多,当年唐人街居然开了4间粤剧戏院,戏班子有10多个。

      平时,徜徉在唐人街上,仿佛置身于一部老电影中。满目的中国字的招牌,密密麻麻的大小店铺、商场、银行,满街的黄皮肤、黑头发,如果不是旁边标注的英文,很难相信这是在国外。街上还有很多雕塑,有小孩子读书的,有小猴子捂眼、捂耳、捂嘴的,据说这和古代先贤的教诲“不看、不听、不说”的哲理有关。这里的建筑大多较为低矮,但由于人口众多,所以房屋的利用率非常高。虽然说是在国外,很难有中国传统的且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出现,却依然能从某些装饰上看到中国的某些建筑元素,比如在板楼的三四层伸出一个中国式的屋檐,或是在某个路灯罩上冒出一个古代灯笼的形状,与牌坊的外面俨然两个世界。

      不远处,可以看见一个小公园,三五个的大妈在玩扑克,那边老大爷在和“战场”上叱咤风云,那边还有悠闲晒太阳的……平和、生动。而看过资料才发现,这里便是曾经引发过一场淘金风暴的花园角广场。曾经的光辉历史都已经淡去,看来,还是平淡才是永恒的。

      到了过年,这里马上变了另外一种光景。

      春节时,除了超市里会出现大面积的中国拉花等装饰,在建筑的外围还会有狮子、中国结、灯笼等装饰,渲染出浓厚的年的味道。
 
      这里的过年方式有摆街会、新年大巡游、全美华裔小姐选美等活动。其中起始于19世纪60年代的新年庆典活动更是已经成为北美最大的亚洲节庆活动。庆典主要包括两部分:新年花卉庆典和唐人街社区庆典。

      旧金山的新年巡游号称“世界十大游行之一”,是亚洲外,世界上最大的新年庆典游行活动。新年游行非常盛大,参加单位有100多家,而游行的队伍更是穿着华丽,热闹非凡。队伍行走过程中,鞭炮声震天、彩带飞舞,届时还有艺术团体表演、舞狮表演、武术、杂技、踩高跷等传统活动使庆典“年味”十足。


 

 

加拿大•温哥华唐人街
——华人北美百年奋斗史的活化石

      在我的意识里,从来不认为唐人街只是一种街区的名称而已,而更多地愿意从历史、人文的角度来观照它,认识它、了解它。

      在加拿大的温哥华,也有一条唐人街,是北美地区第二大的华人聚居区,有“华人北美百年奋斗史的活化石”之称。

      让我感兴趣的不是环绕着的这些光环,而是一则已不能称之为新闻的“旧闻”的出现:在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温哥华举办前夕,这一片历史街区(唐人街)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然而有些矛盾的是,正是在八十年前的1923年,加拿大联邦政府通过了禁止华人进入加拿大的法案,名为《华人移民法案》,所幸,这部法案存在了不长时间,便被废止了。这样的前后矛盾不得不让我翻开温哥华的历史,去寻找答案。

      1881年,加拿大西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人口有3.5万,当时约9000名华人劳工在此修筑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的最后一段。铁路完工后,加拿大政府作出了对华人征收人头税的决定。根据研究发现,1885年到1923年,大约9.5万名中国人通过缴纳人头税进入加拿大,而这一特殊政策并未运用到其它任何国籍的人身上。

      温哥华唐人街开埠于1885年,早于温哥华建市一年。建在海边一片无人之地的温哥华唐人街,逐渐成为早期华人移民的聚居地、商业区和历史文化区。经历128年的发展和变化,目前的温哥华唐人街已是北美第二大唐人街,作为一个具有厚重历史沉淀的中华文化象征,被列为温哥华市的一大旅游景点。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那段历史固然难以回首,而现在温哥华市政府申遗的努力也让人们感动。

      温哥华的唐人街就像被放到了历史的真空中,尽管过去的一百年,世界历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唐人街却一直按照传统在运转。

      温哥华的唐人街也有春节游行的传统。游行的终点位于劳工纪念碑和孙文公园。劳工纪念碑主题建筑为“中”字型正碑,正反两面刻有:“加华丰功光照日月,先贤伟业志壮山河”,石碑两侧为太平洋铁路华工和二战华裔军人铜像。游行中会有大量的鞭炮燃放,而让人惊讶的是,有大量的消防人员拖着灭火器跟在鞭炮后面,随时保证游行的安全。

      唐人街的一角还有一处中国式的园林,这也让人眼前一亮。傍水庭院、楼阁、亭台,宛若画中。新年时,有心人在湖边平台上装饰起代表中国的龙和灯笼等饰物,在一片黑瓦白墙之间,显得鲜艳夺目。老外们也来凑热闹,站在中国龙前合影。

      中国年的味道不仅只是华人和中国文化圈的人们能品的出,在文化背景不同的异域依然也有浓浓的年味。


 

 

秘鲁•利马唐人街
——异域的民族风

       很早就知道唐人街遍布全世界,老生常谈的有亚洲、欧洲、美洲,近些年来还增添了大洋洲、非洲等地,但依然很难想象在拉丁美洲也一样有多处唐人街。其中最大的一条为秘鲁首都利马,称为利马唐人街。

      利马唐人街和其他地方一样,有绿色琉璃瓦的牌坊,有为数众多的中餐馆,但是让人意外的是这条唐人街上却很少看见华人的身影。经营中餐馆的是当地人,服务人员是当地人,食客们也大多数是当地人。秘鲁人对中餐的喜爱程度非同一般,大多数秘鲁人可以脱口说出一长串他们喜爱的中餐名字。“chifa”是当地人给中餐起的名字,而一些些用广东话与西语结合的中餐菜名“炸馄饨”、“炒米饭”、“馄饨汤”、“大把”、“柱侯鸡”……让秘鲁人说起来津津乐道,而且百吃不厌。

      整条唐人街主色调为红绿两色,地上铺着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图案,街边的报刊亭也有些中国亭台的样子,有中文报纸出售。在这里,人们可以吃到广式早茶,还可以收看国内的新闻节目,如果细心的话,可以在一个很不显眼的角落看到一家做广式烧腊的店铺,味道非常正宗。

      据说在19世纪中期,唐人街就已经初步形成,那时中国一些大商号就在这里落脚。到19世纪90年代,各种层次的人士,从大商号到个体临时小业主应有尽有,形成了中国人集中经商的地方。目前居住在秘鲁的华侨华人总数已达到130万人。华侨华人大多居住在首都利马及西部沿海地区,仅利马市就居住华侨华人达60%--70%之多。

     利马唐人街的过年味道较旧金山唐人街而言不是很浓,但却别有风味。在这里吃上一顿年夜饭是很正常,杂货铺里既卖李锦记蚝油、海天酱油,也出售清凉油、活络油、万金油。既有各种不同产地的茶叶,亦摆设陶瓷观音和关公像。既卖人参精口服液等各种补品,又有各款的精美床上用品。最有特色是中式酒楼,只不过没有中文的菜单,需要会西班牙语才行。

      利马唐人街的中心区设有秘鲁华侨中心团体——通惠总局。办公大厅左侧是当年清朝光绪皇帝给通惠总局御笔题写的“通商惠工”横匾,这是光绪皇帝唯一一次为外侨社题匾。通惠总局于100多年前成立,由八大华人会馆组成。最先的筹建原因是为安置老弱病残和无依无靠的侨胞,是为侨胞谋福利同发展的,经过100多年的努力和重建,通商惠工的宗旨已更加发扬光大。

 

 

 

伦敦,亚洲之外的新春狂欢节

       █一位在英伦生活多年的华人朋友说,唐人街是一剂妙药,可以暂时消除你无尽的乡愁,令你产生回归故里的幻觉……

洋人也来赶场子

      网上都戏说现在过的不是“年”,而是“钱”,中国过年的年味儿似乎越来越淡,但在国外,不少华人却将这个节日过得红红火火,浓浓的春节气氛从年前就开始蔓延开来。

      伦敦的唐人街不是英国最大的,但绝对是最热闹的。大年初一,在伦敦人街就上演着最热闹的新春庆典,其热烈程度绝对超过北上广这些国内的大城市,美食云集、舞龙舞狮、花车彩旗,唐人街俨然成了红色的欢乐海洋。伦敦华人在唐人街举办隆重的庆祝活动,燃放烟花爆竹,华人商店家家张灯结彩、贴春联、迎财神。农历新年那一天,唐人街熙熙攘攘、人流如潮,充满节日气氛。伦敦市中心的特拉法加广场和唐人街相邻的街区,十日专为中国新年改为步行区,放眼望去到处装点的是中国红灯笼,喜庆红火气氛比中国的庙会有过之而无不及。民众从四面八方聚拢来,看中国式盛装巡游、听中国音乐演奏、品中国传统小吃、玩中国特色小玩具。许多英国人和外国游客也前来体验东方情调。

      新年巡游队伍里,还有功夫熊猫、奥运福娃、财神爷、秧歌队、彩旗队等等;既有华人各界的代表,也有很多是金发碧眼的英国人。盛装巡游让人目不暇接,市民们将街道两边站得水泄不通,一边鼓掌叫好,一边拿起相机赶紧拍摄这“异域风情”的盛大巡游。广场中心的舞台上,会举行大型文艺演出,音乐、武术、京剧、舞蹈等一个个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节目激起观众们阵阵热烈的掌声。很多伦敦市民是全家出动前来“赶场子”,他们一边欣赏来自中国的文艺团体的演出,一边互相卖弄刚学的“恭喜发财”、“春节好”的中文祝福话语,显得兴趣盎然。在震耳的锣鼓声中,“舞狮游龙”挨家挨户念叨着“恭喜发财”讨要红包,由英国白人扮演的“洋财神爷”则身穿中国传统服装向街上的儿童大派“利市”。
伦敦每年选择春节之后的周日作为中国新年庆祝活动的日子,“亚洲之外最大的中国新年庆祝活动”因此成为市民眼中的又一个“狂欢节”。

      一位在英伦生活多年的华人朋友说,唐人街是一剂妙药,可以暂时消除你无尽的乡愁,令你产生回归故里的幻觉。唐人街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东西应当就是牌坊了。当然,这里也学国内,由饭店赞助,在牌坊上挂着喜庆的话语,最后不忘标上自家的名号。熙熙攘攘的人群,大红灯笼高高挂,弥漫的过年气息和食物香味,空气中散布的卡拉OK的声音,的确给身在异乡的人们带来了一丝中国的气息。
唐人社区里的中国式生活

      伦敦最早的华人聚居点是莱姆豪斯,早在1800年,一些来自中国南方的劳工和水手就流落伦敦在船厂区落户。20世纪初,聚居于当地的华人主要视邻近船厂区的华裔水手为顾客。直到1934年,这一区域被拆卸,但现在这里仍有少量华裔年长者居住。二战之后,随着中国餐饮逐渐受欢迎以及来自中国香港的移民大批涌入,唐人街一带开始出现众多中国餐馆。1985年,伦敦政府正式承认“伦敦华埠”为唐人街社区。
伦敦唐人街又叫“中国城”,建筑原是18、19世纪英国的建筑风格。但在过去100年间,随着华人社区和中餐馆的发展,这一地区增加了越来越多的中国特色。2008年,唐人街开始改建,目的是给目前已经比较老旧的“中国城”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建筑特色。伦敦威斯敏斯特市政府议员罗伯特•戴维斯说:“我们的目标是把伦敦‘中国城’建成世界上最好的‘中国城’。”

      据统计,在英国生活的华侨华人大约有16万人,其中近一半生活在伦敦。伦敦的唐人街并不大,由一条大街和几条横街组成,但却地处黄金地段,距离英女王白金汉宫和唐宁街10号首相府都不远。沿着唐宁街继续向前,200米不到,穿过伦敦著名的鸽子广场,路过国家美术馆,唐人街就到了。这是伦敦市中心的一块商业区,面积不大,但很精致,像一碟材料简洁的菜肴,味道全在那一条主街和几条纵横交错的辅街里。

      唐人街与伦敦的气氛绝然区别开来,移形换影一瞬间,方才充斥于眼帘的还是遍地林立的洛克式和歌特式建筑风景,以及文艺复兴时的绘画和雕塑作品,现在却已是标准中式牌楼和汉风唐韵式商亭。长约800米的主街两边各伫立着一个牌楼,上书:“国泰民安”和“伦敦华埠”。街道两边商铺林立,餐馆、商场、药店……门前门上都挂着显眼的汉字。有人说:一个中国人,即使他不会说英语,但只要会说普通话或者粤语便可在唐人街过一辈子,这也是一种别样的人生。

       生活在伦敦,多日不见的中国人常常会在电话里相邀:“到唐人街喝下午茶去。”一杯香茗在手,再佐以虾饺、肠粉、小笼包之类的小吃,海阔天空地神聊一通,花钱不多又备感惬意。而生活在最底层的大陆打工仔也有他们的聚会方式:星期天,三三两两地聚集在唐人街的中国式凉亭旁,与老乡拉拉家常排解乡愁、交换打工信息、兜售电话磁卡等已成为唐人街不可缺少的一块幕景。至于幕前上演的众生百态,需要自己来品味把玩了。

      早期唐人街里的中餐馆主要是由香港人、广东人以及福建人经营,最近几年却来了许多内地的华人,他们将国内非常火爆的水煮鱼、羊羯子、鸭脖子、麻辣小龙虾以及香辣蟹略加修正后搬到了唐人街,不知道这算不算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化。最让人叫绝的是有一家川菜馆,大多数服务员是从四川过来的,偶尔嘣出一句川味十足的话:“你吃啥子嘛?”酥软得让人有窒息的感觉。再一路走下去,总是逃不过主街尽头华文图书专营店的吸引。不同于国内的书店,这家店只卖关于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图书,而最有意思的是,店里的畅销书是《毛主席语录》。

      伦敦唐人街,以它独特的中国色彩,不仅抚慰了一代又一代海外游子的乡愁,每年还吸引成千上万的国际观光客。唐人街已成为伦敦富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旅游观光好去处。唐人街凭借其旅游价值已日益受到伦敦市政府的重视,它不仅繁荣了华人经济,更为促进中英两国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交流作出了贡献。唐人街并未老去,也不会没落,新一代移民正把它装点得更加美丽,经营得越发红火。它是一些新移民赖以生存的劳作之地,也寄托着他们的梦想和希望。


 

 

澳大利亚,南半球的夏日春节

      █旅居澳大利亚的华人把传统的中国年味带进了南半球,与寒冷的中国春节不同,这里的人们可是穿着背心短裤,喝着冰镇啤酒来庆祝春节……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
 
      凡是到过澳大利亚的人,无论从空中俯瞰,还是在地面直视,有几个标志性的建筑是很引人注目的,比如,坐落在海边的悉尼歌剧院,那奇特的造型和从欧洲大陆运来的一百多万块瓦片铺成的圆拱形外墙,远看恰似一艘扬帆起航的轻舟;又如横跨整个海湾,连接悉尼南北两岸的海湾大桥,象征澳大利亚最大权力的堪培拉议会大厦,尖顶高耸云宵的墨尔本哥特式大教堂,以及蓝天白云下,一望无际的辽阔牧场和悠然自得的牛羊群。这一切虽然豪华、雄伟、奇特、浪漫,但对一个外国人来说,只能有短暂的视觉冲击,很难留下长久不灭的印象。惟有在澳州几个大城市的唐人街,却使人久久不能忘怀,心情始终无法平静。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多半就有唐人街(也叫华埠,CHINATOWN)。在澳大利亚,大大小小的唐人街,早已化为澳大利亚多元文化的一道风景线,昭示着华人自强不息的性格特征。在澳大利亚,沿东海岸一路北上,游玩五座城市,唐人街和中餐馆几乎无处不在。几乎可以断言,随便站在一个路口,放眼望去,视力所及范围之内,必定有一个以上的中国人。

      19世纪,华人到悉尼的第一个落脚点在与城市码头相连的岩石区,面临悉尼港湾,当年“卖猪仔”的华工和那些自由移民也大都聚居于此,是这个城市最早开发的地区。后来华人又转移到莎梨山,澳大利亚著名的侨团澳华公会、侨青社、洪门致公总堂、崇正会、澳洲中山同乡会都在这一区。到20世纪30年代末,越来越多的华人移居菜市场附近的德信街,并逐渐成为华人文化、经济集中的唐人街。现在悉尼的唐人街落脚于德信街周围,包括喜街、海港城和乔治街、沙瑟街、高宾街的部分地带,处在悉尼中央火车站和奥运会比赛地点之一的达令港之间,是悉尼的繁华地带,餐饮业非常旺盛,各类富有亚洲特色的商店、时装店、公司也聚集在这里。难怪有人说:“悉尼的中国龙,脚在岩石区,身在喜街,头在德信街”。

      在澳大利亚,华人相对集中的地方有三处,一处是悉尼,一处是墨尔本,还有一处是布里斯本。在澳大利亚的官方地图中,悉尼华人最多,集中的地方叫唐人街,其他两处都称中国城,但多数华人还是习惯叫做唐人街。澳大利亚北部的达尔文市,华人根基同样源远流长。由于当地气候酷热,当局希望以不怕吃苦的华工取代欧洲工人,故1866年达尔文地区的华工高达4000人,也因此有了一条小小的唐人街。

      悉尼是通往澳大利亚的门户,亦是世界著名的大都会。在悉尼360万人口中,华人30多万,占了将近十分之一,其中大部分生活在唐人街。今日的唐人街,是亚洲文化、购物及烹饪汇集一地的综合性区域。富有东方特色的建筑,张挂灯笼的街道和拱形门牌,都将中华文化体现无比。墨尔本、布里斯本的中国城,规模相对小些,但仍然比较完整地体现着中国式建筑和中国习俗。

唐人街上的喜乐嘉年华

     “唐入街”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在“唐人街”,通行的语言是汉语;建筑是中国式的牌坊、亭台楼阁和园林;各种店铺的牌号用中文或中外两种文字书写,装饰也是传统中国式的,常常是悬挂代表吉祥的大红灯笼、龙凤图案和反映中国山水的国画;店铺内摆放的是地道的中国货;这里有华人自己的小学、中学、书店、电影院,甚至报纸和电台。“唐人街”的节庆、风俗习惯也完全是继承中华民族传统和家乡风俗,每逢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唐人街”按中国传统张灯结彩,舞龙耍狮,拜神祭祖,迎客访友,充满节日喜庆气氛。

      新年春节,悉尼唐人街会举行嘉年华会,舞狮、粤剧、武术等一系列传统文化展示和喜庆活动接连不断。事实上,不管是春节还是往常,凡到悉尼的中国人没有不逛唐人街的。以德信街为中心的悉尼唐人街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唐人街。步入街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座中式牌楼,上书“通德履信”、“四海为家”,把浓郁的中国文化色彩展露无遗,街上的两家中文书店里,摆放着林林总总的中文书报和期刊,还有风筝、剪纸、景泰蓝、文房四宝;踏进电影院,更可观看中国大陆及港台影片。

      喜街、海港街、乔治街、沙瑟街和高宾街都是淘宝好去处,沿街的百货商店、首饰店、中药店、中餐馆、美容院的招牌上,都写有中文;不远的艾士菲,有“小上海”之称,写有“上海”两字的店铺一家连着一家,当地人说上海话,吃上海菜,买上海货,生活就像在上海。

      旅居澳大利亚的华人把传统的中国年味带进了南半球,与寒冷的中国春节不同,这里的人们可是穿着背心短裤,喝着冰镇啤酒来庆祝春节。距悉尼市中心8公里的邦迪海滩是冲浪者的天堂。每到新年,当地华人喜欢纵身浩瀚的大海,接受一波接一波的浪涛冲击,也许为的就是洗去过去一年的烦恼和忧愁吧。在悉尼度过绚丽的跨年夜后,跟随着浓浓的新年气息来到墨尔本,看看这里的春节嘉年华。跟随着汹涌的人潮逛逛唐人街融合了本地风味的中国小吃摊,沿途停下脚步欣赏各类特色的街头表演,传统的舞龙舞狮、划龙舟、还有新年花车大游行,尝尝澳大利亚的年夜饭,感受这里华人浓浓的思乡情。
      不论悉尼唐人街,还是墨尔本、布里斯本的中国城,除了东方式的建筑外,最具特色的还是华人餐饮业。墨尔本的唐人街中国餐馆一家接着一家。中国餐馆和当地洋人餐馆的不同之处,一是中国餐馆门前,总有几位服务生,拿着中英文菜单招揽食客;二是多数中国餐馆总喜欢在门口摆几张饮桌,以方便顾客。

      唐人街的变化,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中国人移居澳大利亚的历史足迹。这些中最初的落脚之地,如今居住功能已基本消失,它不是传统华埠,而是集华人社会、经济、文化于一身,是一条中华文化街,是全体华裔同胞团结的象征。街不算长,马路不算宽,却能容纳下澳大利亚40万华人,食品街、龙舟节、中华文房四宝、传统工艺制品、中医中药……应有尽有,丰富多彩。

      漫步唐人街,你看到的不仅是中国式的建筑和黑头发黑眼睛,还有浓厚的中国民情、民风和民俗,从这里你可以想像出海外华人在开拓新领域中是如何顽强地保持着自身固有的文化传统;从坐在中餐馆的洋人眼里或唱流行歌的洋人声中,又可以看出中华文化对他们有多么大的吸引力。这也是海外华人百年来,能够不断繁衍发展的重要原因。有人谑称海外华人为“香蕉人”,事实上海外华人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始终保持着一颗中国心。

 

 

 

 

泰国,到这里逛国际大庙会

       █泰国王室成员在春节之际会光临唐人街,给当地华人拜年。就像中国各地春节赶庙会的习俗一样,当天许多泰国民众也都特意来到唐人街感受中国春节的热闹气氛……
集市里的唐人街

      曼谷唐人街(China Town),在泰国首都曼谷市区西部。1782年暹罗国迁都曼谷后,居住在大王宫现址附近的华人迁移到现在耀华力路和石龙军路一带。几百年过去了,这一地区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区之一,其规模及繁华程度,在东南亚各地的唐人街中,堪称魁首。虽然没有现代化的大型购物中心,但大大的中文招牌,挂满黄灿灿、沉甸甸金饰品的金店和充塞着各种干鲜果品的杂货店洋溢着浓厚而古朴的商业气氛。这座富有华夏风采的名副其实的“中国城”,长约2公里,矗立在泰京城西,由三聘街、耀华力路、石龙军路三条大街以及许多街巷连接而成。它是老曼谷的街区之一,已有近200年历史。这里的房屋大都比较古旧,但商业却异常繁荣,经营者几乎全是华人、华侨。浓郁的潮汕风情,是曼谷唐人街最大的特色,潮州话在这里通行无阻。早期生活在曼谷的华人,大都集中在耀华力路一带,久而久之那里便发展为著名的唐人街。耀华力路为拉玛五世朱拉隆功所建,其原意为“太子”,中国人把它译为“耀华力”,实在十分贴切。

      一进入唐人街范围,就发现这里很是热闹繁荣,像到了国内那些大都市里繁忙的大市场,门店林立,人头涌涌。这里似乎是曼谷最热闹的地方,人声鼎沸,车潮滚滚,到处热火朝天。街是老街,两旁都是像南中国许多地方的骑楼式建筑,楼上住人,店铺就在楼下面,大街小巷熙熙攘攘。遍布街区的是数以千计各种商号,悬挂着醒目的中文招牌,经营来自中国和当地生产的商品,较国内似乎更传统一些。食品店、酒店、百货店、杂货店、鞋店、工艺品商店,比比皆是,店牌基本都标注了泰中两种文字,当然又以中文为主的,也许就是为了凸显唐人的特点。但最多的是金店,门面虽不大,却装饰得富丽堂皇,据说曼谷金店的70%都分布在唐人街。精品商店出售的都是来自中国大陆的知名产品,贵州的茅台酒、北京的臭豆腐、北京同仁堂的丸药、漳州的片仔癀、重庆的天麻等中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此外,还有出售华文书报的书店、报摊,也有潮州戏院、国语影院等。加上各式各样的小摊档,叫卖声此起彼伏,感觉那样的亲切和熟悉,仿佛就像进入了时光隧道,把你带回到了那遥远的少年年代。

酬神祭祖潮人年

      由于泰国华人众多,过春节仍保留着中国传统习俗,气氛比国内更浓,来得更早。一到腊月中旬,大街小巷开始迎春装扮。号称“中国城”的耀华力、石龙军、三聘街一带,沿街大红灯笼高挂,到处可见挥春摊档,挂满春联和年画。年货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一到晚上“喜迎新春”、“招财进宝”等字样的霓虹灯,流光溢彩,加上商行里传出的中国经典音乐,更增添迎春气氛。潮人都喜欢到那里置办年货。其次是逛花市,最受潮人欢迎的是桔子和迎春花。同时,每家必备一盘大吉﹙潮州柑﹚和槟榔﹙或橄榄﹚,准备迎接宾客的到来。

      春节来临,潮人最重视酬神祭祖。善男信女一到腊月,就忙于置办供品,祭祀各方神明,谓之“谢神”。泰国现有潮汕俗神三山国王、宋大峰祖师、龙尾爷等庙宇多达几百座,仅祀潮人先贤翁万达的“英勇大帝庙”就超过40座。这些多由移居泰国潮人从家乡带去香火立庙。还有当地人民为潮人先贤立庙,如湄南河畔的“郑皇庙”(祀郑达信)和北大年的“灵慈圣宫”(祀林姑娘),常年香火不断。特别是“灵慈圣宫”,号称“泰国华人第一圣庙”。1976年泰王蒲密蓬偕同皇后、公主、殿下等一行,专程前往隆重祭祀,并御赐题词。不少地方因庙而得名,如“龙尾爷街”、“妈宫巷”等,不胜枚举。潮人谢神之余,各户打扮家居,贴上象征吉祥、鸿运的春联和门神,然后准备祭祖事宜。

      除夕晚上,潮人都要回家祭祖,合家“围炉”吃团圆饭。除夕之夜,潮人仍习惯“守岁”。边品功夫茶边看“春节晚会”,等候新年钟声的到来。新年初一,潮人大多食斋。亲友互相拜年,见面合掌行礼,互致“新正如意”、“恭喜发财”等吉利话。春节期间,潮人一般选择去旅游,在家过年的,则亲朋之间互访、逛街购物,有的会上庙求神拜佛,祈祷新年吉利。

      春节在泰国不算公休节日。但华人办的企业,一般都放假,并给员工发“压岁钱”。节日上班的员工,老板会发给双薪。每年春节,是华人社团最繁忙的时间。由于潮人占大多数,故华人社团也多为“潮团”。“泰国潮州会馆”是目前世界规模最大的华人乡缘组织。每年春节,“泰国潮州会馆”均到“中国驻泰使馆”拜年,并组织迎春庆祝活动,邀请家乡艺团到泰巡回演出,促进中泰文化交流。各地潮人宗乡会、行业会、慈善会等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例如北榄坡的潮人,一年一度举办迎春盛会,重头戏是迎春大游行。游龙舞狮,旌旗歌舞,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有的还抬出平时供奉的“老爷”加入游行,队伍浩浩荡荡,热闹非凡。各种迎春庆祝活动,会一直持续到元宵节。

      另外,泰国王室成员在春节也会光临唐人街,给当地华人拜年。就像中国各地春节赶庙会的习俗一样,当天许多泰国民众也都特意来到唐人街感受中国春节的热闹气氛。无论是成串的红灯笼,还是恭贺新禧的条幅;无论是闹中取静的现场剪纸,还是身着小唐装的孩子们,触目所及,无不让人感受到浓郁的年味儿。街头各种与龙有关的小饰品成为游客的新宠,也为节日增加了不少气氛。这座中国城随时代变迁变了摸样,不再是百年前漂洋过海的中国人佳节思亲自娱自乐的街巷,而成了国际大庙会。也正因为如此,曼谷市政府和泰国旅游局也积极参与了今年节日活动的组织工作,并将节庆活动取名为“国际中国节”。

      节庆活动的舞台基调是红色。从代表耀华力路龙头的大牌坊到代表龙尾的龙尾寺,800米的长街上,每个路口都拉着红色的条幅,电线杆上则插起了大红的幡旗。穿着红色唐装和T恤衫的男女老少似乎总也走不出你的视野,衣服上除了中国传统的花纹还少不了过年的吉祥话。卖红色唐装的摊位前挤满了买衣试装的人,到处都是“漂亮”、“可爱”的赞叹声。舞台的布景则是纯正的中国式的。

      在诗琳通公主亲笔题字的大牌坊广场,你几乎可以找到中国春节庙会的每一样东西,从传统的潮剧和木偶戏,到画扇面的、扎灯笼的、捏面人的、卖拨浪鼓的。当然,各种诱人的中国小吃更是少不了。唐人街上的美食多多,除了饺子等中国名吃,泰国的当地菜也很受欢迎。曼谷当地的泰国菜以“辣味”闻名,炸食、炒菜的种类很多,美食首推海鲜。咖喱海鲜、清蒸蕉叶咖喱鱼、百花乌贼鱼汤、酸甜干煎明虾、清烹大龙虾等,令人目不暇接。如果不是当地炎热的天气,真以为这是在中国呢。

耀华力路的今与昔

      在泰国最著名的海滨度假胜地——普吉岛上,也有“唐人街”,相对曼谷唐人街的热闹而言,这里的春节气氛要逊色些许。普吉岛上的“唐人街”,不在巴东海滩边游人聚集的新兴商业街区,而是在古老的普吉城镇中。普吉岛上的“唐人街”,一如曼谷“唐人街”,不再单指一条街而是一个街区的代名词,也有着一样的街名“耀华力路”。

      南北走向的耀华力路,东西走向相连的塔兰路、科拉比路,交织而成所谓的普吉“唐人街”。走进“唐人街”,只见牌楼式建筑鳞次栉比,夹道而立。虽没有曼谷“唐人街”的繁华景况,却也商铺、民宅密集,多了一份整洁与平静。

      一个小院,一座古色古香、修饰一新的石筑小洋楼,坐落于科拉比路上。这就是已有七十多年历史的“普吉泰华园”。原来,这里是岛上华文学校的所在地;而今,华文学校迁走了,静静的小院、静静的小楼依在,成为了永久保存的纪念物,见证岛上华人社会的发展与变化。

      “联友印务局”、“隆盛”、“定光堂”、“元春堂”、“合隆发餐厅”……书屋、药铺、服装店、摩托车修理行等各式各样店铺的中文招牌,在科拉比路、塔兰路、耀华力路上随处可见,是“唐人街”的最好印记。而道路两侧,连排两、三层楼房的临街门面装饰更是处处显现华人生活起居的印迹。

      “合隆发餐厅”是街上一家装饰颇为古典秀雅的餐厅。老远看到招牌,走近只见中门边墙上挂着一块用中文书写“承接汇兑厦门银票”的扁额,木门木窗上也有“隆富”、“发荣”、“松茂”、“柏悦”、“兰言”、“竹美”的中文字样。进门,狭长的厅堂里,一张桌、一条椅、一个柜子、一件工艺品的摆设都透着店主的品味。看到这些,千万别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过了前厅,后庭就是餐厅。合隆发餐厅的厅堂里,还有镶在镜框里的一张张老照片,是普吉“唐人街”昔日繁华的见证。对比今昔,因为旅游业的发展促使海滩一带兴起新的商业街区,普吉“唐人街”已物是昨非,走向没落。

      不过,记载着华人移居普吉、谋生创业历史的这个古老街区,已获得当地政府的完好保护。街路边上了岁数、风格独特的楼房,都由当地政府挂牌保护;而钉在墙上的牌子,都清清楚楚地写明建筑的历史与特色。“以前,这里是华人商业区,很热闹。”说起“唐人街”的衰落,祖籍福建闽侯的第二代华裔林金先生难免有点伤感。他出生在普吉,以前就在“唐人街”上的公司里上班。看着街上的泰华学校迁出去,看着街上的邻里搬走,他感叹岁月的变迁。或许是对“唐人街”逝去岁月的留恋,已是六十一岁的他依然常常回到街上的海南会馆看看中文报,与熟人聊聊天。

      海南会馆在合隆发餐厅边上,也是圣娘庙的所在地。历经重修、扩建,圣娘庙雕梁画栋,牌匾林立,香火鼎盛。“智德配天”、“恺泽长流”等一块块牌匾落款处注明为“光绪年间”,讲述了庙宇和海南人移居普吉的悠久历史。

      福建会馆也位于海南会馆附近。据载,早在十九世纪,锡矿资源丰富的普吉岛因锡矿开采发达、劳动力需求剧增,而很多华人劳工相继来到这里从事采矿。时至今天,普吉岛上居住着众多的华人华裔,约占了岛上居民的一半以上,其中大多祖籍福建、海南,迄今保留着浓厚的中国南方习俗。相传从福建传入的九皇斋节就已成为岛上的一个重要节日,并盛行全泰各地。
 

 

相关推荐

  • 总机:010-59625195
  • 传真:010-59693181
  • 邮编:100124
  • 通联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78号(大成国际中心B2座)708-2-3室通联部
  • 版权所有:中华民居 2010-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PC备08008428号-2  京号公网安备1101060063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