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時代的海南文教:科考風俗家族代代傳承

阅读(640) admin 2014-07-14

  科舉時代的海南文教

儋州東坡書院。張茂攝

  

張岳崧像

  歷經千年的科舉制度,對其評價,眾說紛紜。當循著科舉的脈絡,來探究海南文教、社會的發展時,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瓊崖學子探求知識的勤奮,是愛島鄉賢著眼發展的遠見,是各方賢達關注文教傳承的無私,這也許就是瓊島發展生生不息的奧妙所在。

  作為中國封建王朝選拔人才的一項重要制度,科舉制度自隋唐至清末延續了1300年,其間不計其數的讀書人通過這一途徑步入了仕途,取得人生輝煌。

  張岳崧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這位海南在科舉時代唯一的探花郎,通過科舉獲得人生機遇的同時,也深知科舉對於地區教育、家族傳承的重要意義。在三亞收藏愛好者陳師泰的家中,一封《張岳崧致其弟家書》寥寥三百余字,向后人揭開了科舉的些許神秘面紗,在濃重的兄弟情中,人們也感受著古代海南崇文重教的風尚。

  “瓊州宋以前無舉進士者”

  “一去一萬裡,千之千不還,崖州在何處?生度鬼門關。”這首唐代宰相楊琰貶謫海南時所作的詩作,代表著當時人們對於古代海南的認知。在窮鄉僻壤的海南地區,元代以前,文化極為落后,清代學者程秉釗甚至在他的《瓊州雜事詩》中寫道“瓊州宋以前無舉進士者”。

  到了唐宋,海南的文化教育開始興起。唐代科舉正途官員出身的王義方被貶為儋州吉安丞,有效推動了儒學在海南的發展﹔及至宋代,朝廷在黎族百姓聚居的崖州、昌化、感恩等州縣設立官學,吸引黎族子弟入學讀書,清康熙年間的《瓊郡志》對此有記載,“講明道義,激勵生徒,延師訓導。黎僚獷悍,亦知遣子入學,衣裳其介鱗。踵至者十余人。”

  宋代朝廷不僅在海南設立官學,到了南宋紹興年間,更是令各鄉自試,設立貢院,這樣海南學子就無需到鄰郡赴考,隻需在島內參加鄉試,每年在6月開考,每期可錄取13名,錄取名額大大增加。

  《瓊州府志》曾記載宋代李光對當時海南的評價,即“學者彬彬,不殊閩浙”。一系列舉措極大激發了海南優秀學子參加科舉的熱情。學者朱東根研究后認為,宋代是海南科舉取得較大發展的時期,陳孚為宋代海南首位進士,宋代海南共有進士15人,舉人13人。

  時間的指針指向明代,此時的海南科舉進入鼎盛時期。朱東根認為,明代海南共有進士64人,舉人597人,貢生2435名,出現了海瑞、丘濬等名人。其中,進士以瓊山居多,46人約佔海南明代總進士量的72%。

  科舉制度發展了近千年,為何明代海南會迎來興盛?學者林明認為,朝廷對海南的重視,明代整個社會科舉風氣的影響以及海南文教快速發展為主要原因。

  早在明洪武年間,朱元璋就下詔,“蓋聞古先聖王之治天下也,一視同仁,無間遠近,況海南海北之地,自漢以來列為郡縣,習禮儀之教,有華夏之風者乎!”﹔不久之后,朱元璋又再次下詔,“南溟之浩瀚,中有奇甸,方數千裡,歷代安天下君必遣仁勇者戍守。”從朱元璋開始,海南日漸受到朝廷重視,及至明萬歷年間,朝廷在海南設立學道,至此海南學子可足不出島就能參加歲考和科考。

  縱使朝廷政策再優渥,學子有真功夫才能亮劍。到了明代,海南的文教日益發達,使得大量優秀的學子有實力,能在科舉的平台上與各地的優秀學子同台競爭。清代瓊州知府賈棠曾在《康熙四十五年重修志序》中寫道,“明初改郡統之,生齒日繁,人文蔚起,至號為海濱鄒魯。”將明代海南稱為“海濱鄒魯”,足以反映出此時瓊崖文教的昌盛。

  然而,隨著科場腐敗叢生,科舉弊端疊現,科舉制度在清代日漸落寞,在此大背景下,海南的科舉也受到了影響。整個清代,海南進士31人,舉人234人,貢生1994人,遠遜於明代。縱使整個海南科舉在走下坡路,但海南清代科舉還是有亮點可循,即此時出現了海南科舉時代唯一的探花郎張岳崧。

三亞收藏者陳師泰珍藏的張岳崧寫給其弟的書信。海南日報記者武威攝

  科考風俗家族代代傳承

  “由宋而元而明七百載孝友家風尚冀熾昌光盛世﹔自閩而瓊而定二十傳詩書門第敢雲閥閱啟高林。”這是張岳崧手撰懸挂在張氏宗祠裡的對聯。內容簡單來說,是指張家敬孝父母友善兄弟的家風源遠流長,詩書傳世文化家庭的特性流傳已久。

  從這幅對聯不難看出,在科舉日漸落寞的背景下,張岳崧家族對於科舉的重視並未減弱。《瓊州府志》曾記載張岳崧之父張基偉對於兒子們教育的用心,“敦篤持躬,友愛諸弟,平生不出一欺人語,不作一虧心事。鄉裡矜式,教子義方。”

  張岳崧的后裔張正義在《張岳崧傳》中也提及這樣一個“重教”的小故事。張岳崧兄弟就傅受訓時,張基偉節衣縮食,高價延請名師。假日回家,必追問功課如何,親自講解經文,評講作業。張岳崧與兄長岳元同時考進縣學,他“益加策勵”。張岳崧中舉時,他已經73歲,仍去信勉勵兒子“績學勵志,毋予耄是念”,即要張岳崧努力讀書,不要挂念他年紀大需要照顧。張岳崧兩次會考落榜,想到親老家貧,打算南歸。他郵書堅決制止,“謂吾家宜有發甲者”,即認為自家應有人考上進士。張岳崧中了探花后入翰林院庶常館學習,散館前擬回家探親一趟,也被他去信制止。待到散館回家,張基偉已81歲,父子也已分別10年,張岳崧回家僅1年多,張基偉就去世了。

  正是在這樣嚴厲的家教和重科舉的氛圍下,張岳崧家族在科考中成績斐然。張岳崧的《捐創張氏大宗祠啟》中寫道,他的祖先中既有“牛刀作宰”當縣令的,也有“秉懿華資”當“教授”、“司鐸”(文教官員)的,當然其中最出名的要算張事軒,這位明嘉靖丙午科廣東鄉試的亞元,被譽為楚中第一教官,常與當時的海瑞、王弘誨詩詞酬唱,為海南名賢之一。

  “階前唐棣爭榮茂,拐下蘭芝競秀香”。這不僅是張岳崧手書在其故居庭院花圃中的一副對聯,也是他常引為自勉的詞句。讓兄弟和子孫發憤圖強,有所作為,張岳崧作為過來人,當然要加以指點。

  因而,在弟弟准備應試時,張岳崧仍在百忙之中去信指導。他在《張岳崧致其弟家書》寫道,“此緘已封后,將付郵矣,轉思至粵時正值吾弟場期,未免因此憂郁,以為運氣至此,垂成而敗。人於邑,此固有之,然天下事隻求盡其在我,成敗之機聽之而已。此次吾粵之正考官,邱公號蓮舫,辛未編修。魏公笛聲,己巳中書,魏公學問淵雅,人亦古道,同年所推服。邱公聞亦有品學,雖識面而未甚熟悉,故未詳也。文章嗜好固難預擬,然大率場屋文字,務求脈理清醒,有筆有書,斯為正彀,而近今風氣不征僻典,又不喜空滑,平正通達之中有精警制勝之處,無不售矣。相好談及皆致意以此告之。十一弟未必能來,志向甚惰,亦無可如何矣。此緘若遲寄,恐傳聞之語弟更多驚疑,故復書數行,望弟安心應試,勿以余功名為戚戚,倘家運未遂,終厄或弟繼起,使余一快慰。佇候捷音,余不贅。”

  寥寥三百余字的信件,張岳崧為弟弟詳細分析了此次考試的背景、策略,更是循循善誘,希冀弟弟輕鬆應戰。

  官員鄉賢

  力促海南科考發展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張岳崧在嚴格要求族人的同時,也樂善好施,捐資助學力促海南文教事業的發展,讓更多的瓊籍學子金榜題名。而這在海南的名賢中,早已成為風尚。

  張岳崧曾在《訓士錄》寫道,“欲國有純臣治有循吏,必先裡有良士。”因而,早在1823年任陝甘學政,張岳崧就帶頭捐出自己的養廉銀,用以修復和擴充漢中之涅巾、鞏昌之南安、綏德之雕山等書院,以及做為鄉試基金。后來還曾在海南的瓊台書院、雁峰書院以及廣州的越秀書院、肇慶的端溪書院講課。同時,他還十分注意扶攜家鄉的讀書人,帶頭捐錢購置賓興田,捐資設立崇賢興館,以資助貧窮的讀書人做為赴鄉試的旅費。

  張岳崧這些因科舉改變命運的海南賢達,深知文教的重要意義,《瓊州府志》記載了許多海南鄉賢對於瓊崖教育的支持。

  在丘濬“在府城設立藏書石屋,‘所以期待吾鄉之后賢君子者甚遠且大’”﹔許子偉“置義學於儋耳,開敦仁書院於郡中”﹔王天拯“以明經肄業辟雍,歸家筑書館,嘉惠后學”的同時,在瓊任職的州官、縣官也對瓊崖的文教貢獻不小。

  其中最典型的莫過於陝西人焦映漢分巡雷瓊道后,不僅著手纂修《瓊州府志》,還捐出俸銀600余兩創建了瓊台書院。目前在海南能夠統計到的24所明代書院中,至少有一半是由在瓊任職的州官或縣官創建的﹔清代新建和修復的45所書院(15所私立)中,許多也是這些州官和縣官建設的。

  在捐資修建學府的同時,這些官員還積極深入一線為學子們講學。《瓊州府志》多處都記載了他們的故事。如福建龍岩人蔡夢說“以憲副備兵督學,閱諸生會課,諄諄提誨”﹔吉水人張俊“嘉靖間守瓊時,嘗刊《四禮節要》,以易瓊俗”﹔廬陵人賀沚“萬歷甲申知文昌,開玉陽學院,親與諸生講學課藝”……

相关推荐

  • 总机:010-59625195
  • 传真:010-59693181
  • 邮编:100124
  • 通联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78号(大成国际中心B2座)708-2-3室通联部
  • 版权所有:中华民居 2010-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PC备08008428号-2  京号公网安备110106006307号